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benqimuci xinwengonggao jingxuanzhuanti guokanliulan wangluoshoufa beiyinpaihang xiazaipaihang liulanpaihang caozuorukou wenbenneirong xiazaizhongxin lianjiezhongxin fangwenliangtongji papernavigation benqimucitupian wangluoshoufatupian beiyinpaihangtupian xiazaipaihangtupian liulanpaihangtupian xinwengonggaosimple xiazaizhongxinsimple lianjiezhongxinsimple jingxuanzhuantisimple

友情链接

2025年16期
专稿

智能鸿沟下的老年人付费陷阱:微短剧市场的风险与防范

施乐乐;徐百灵;

近年来,媒介技术革新催生了新的传播业态,微短剧凭借其短平快的特征在视听行业中占据一席之地,推动影视剧的创新发展。然而,微短剧的出现也带来了内容偏离核心价值观、收费乱象、付费陷阱等问题。在智能鸿沟阻隔下,老年人成为微短剧精准围猎的对象,被动为媒介内容付费。建设安全健康的数字社会,需要微短剧行业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真正满足老年人的娱乐需求。因此,银发群体媒介素养的提升、平台主体责任的落实、家庭与社会的数字反哺是防范微短剧市场风险的重要举措,为弥合智能鸿沟、保障老年群体数字权益提供助力。

2025 年 16 期 No.228 ;
[下载次数: 56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国际传播

中国式现代化国际传播的创新实践与启示——以广西广播电视台《青春纪》为例

刘菀莹;

广西广播电视台推出的短视频系列《青春纪》通过创新传播主体、议题设置、传播策略等,以东盟青年视角展现“中国式现代化”主题,使观众在可信、可感的视听叙事中产生共情,成功突破文化隔阂,提升传播效果。这一传播实践证明,地方媒体可凭借在地优势,挖掘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和社会发展元素,形成“国际议题地方表达—地方故事全球传播”的良性循环,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传播提供了有益启示。

2025 年 16 期 No.228 ;
[下载次数: 21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数字时代“国潮”动画电影的文化创新与全球传播路径研究

谢佩茹;

本文通过构建“生产—接受—传播”三维分析框架,探讨传统文化在数字媒介中的创新转化机制与全球传播路径。研究发现:在符号生产层面,动画创作者通过形态转换与美学转译对传统符号进行编码与解码,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当代转换;在审美共建层面,受众通过身份认同、情感共鸣与数据反馈构建了独有的文化接受模式;在全球传播层面,文化适配策略与技术美学的协同作用,有效缓解了“文化折扣”问题,构建了兼具本土性与普世性的文化对话美学。“国潮”动画电影的文化创新实践实现了文化自信的具象表达,为全球文化多样性提供了“技术赋能传统、创新激活遗产”的中国方案,也为数字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提供了理论启示与实践参考。

2025 年 16 期 No.228 ;
[下载次数: 44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8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影视剧研究

论新世纪以来古装剧的历史拟像与文化转向

郝帅斌;

历史拟像是将历史“原本”打碎,将历史作为素材或氛围,以拟史的形式仿制的超链接文本,是历史的异化和非历史化。古装剧历史拟像的流行与历史剧再现历史策略的式微,折射出文化风格与文化逻辑的后现代转向。从根本上说,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流行叙事样式,这是社会宏观环境变迁使然,其背后是人们的思维方式、审美意识、思想价值观念的转型。

2025 年 16 期 No.228 ;
[下载次数: 34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5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文化符号学视域下AI微短剧的视觉隐喻研究

袁赉琛;

在数字技术深度重塑影视作品与短视频平台井喷式发展的当下,微短剧异军突起,凭借其短时高效、沉浸式体验、剧情反转等特性成为新兴文化形态,正在改变着影视行业的创作生态。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制作的AI微短剧《英雄》《爱永无终止》《奇幻专卖店》为例,AI微短剧在视觉隐喻、情感表达与共鸣、审美创新以及文化传播等方面体现了其独特的功能性和传播性,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如复杂特效合成的稳定性、脸部识别的精准度以及对细微情感表达的细腻度等方面的不足。未来,微短剧将在技术的加持下,为观众带来更加丰富、精彩的视听体验,同时也为文化传播与交流开辟更为广阔、高效的路径。

2025 年 16 期 No.228 ; 2024年度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校级课题“数智赋能:AI微短剧的创新策略及传播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4CWYYB04)
[下载次数: 65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9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本期统计数据 more>>

期刊信息

主管:广西广播电视局

主办:广西广播电视台

出版:广西广播电视报业传媒有限责任公司《视听》编辑部

ISSN:1674-246X

CN:45-1342/G2

出版周期:半月刊

 

编辑:何燕 张晔 蒙春燕 周毓 李文宗 杨姣姣

 

电话:0771-2632550

邮箱:gxshiting@163.com

微信公众号:shitingbjb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七星路123号《视听》编辑部

邮编:530022

网站访问量

总访问量: 244,644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
检 索 高级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