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情链接
全民阅读:在技术变革中守护文明火种
崔波;<正>当人工智能生成一篇散文只需几秒,电子书阅读器可存储百万册典籍,知识获取变得触手可及时,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追问:阅读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作为连续九届浙江省青年阅读节的推动者,笔者目睹了纸质书到电子屏的迭代,见证了算法推荐对阅读习惯的重塑,更深刻体会到——无论技术如何更迭,阅读始终是人类突破认知边界的精神攀登,是国家文明传承的根系所在。
从线性沉浸到交互适配:智能体介入下的阅读生态重构与潜在风险研究
杨雅兰;常昕;本文以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DeepSeek为典型案例,系统探讨智能体介入对阅读生态的全新重构及其潜在风险。研究指出,生成式智能通过对话式交互界面实现了对传统阅读范式的三重重构:阅读认知链转型、场景延伸及出版业革新。技术赋能显著促进了知识筛选效率与效能的双重跃升,实现跨领域知识网络的系统性习得以及云端知识图谱的智能整合服务,但亦衍生出生成式内容失真、认知依赖性退化及信息茧房固化等潜在风险。为实现智能阅读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平衡技术工具主义与人文价值,通过培育数字阅读素养新范式、构建人机协同伦理框架,实现“技术赋权”与“主体价值”的共生演进。
家庭阅读空间的媒介化重构及其对代际情感的联结
李柯樾;数智时代媒介技术的深度介入正在重塑家庭阅读空间的物质形态与文化意涵。本研究基于空间媒介化理论框架,通过深度访谈与参与式观察法,揭示出家庭阅读空间重构呈现双重维度:在物质性层面形成物理布局具身化实践与数字媒介虚拟渗透的共生系统,在流动性层面呈现公共与私密空间边界消融的混合场域。研究认为,代际关系通过空间支配、媒介控制与情感互动实现动态协商。阅读空间既是具身化文化资本传递的仪式场域,也是代际价值观协商的关系网络。研究提出轻量化空间激活、媒介技术有机平衡与公共服务精准供给三重优化路径,为构建良性家庭阅读生态提供实践启示。
全民阅读文化活动“八桂书香周”的符号建构与体验传播
张晔;在全民阅读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时代语境下,广西“八桂书香周”文化活动不仅通过地域符号的提取与转译、非遗符号的编码与传播、消费符号的生成与转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符号建构路径,还通过复合场景的沉浸式营造和情感共鸣的社群化构建,探索出卓有成效的体验传播实践模式。全民阅读文化活动建设应立足地域文化特色,注重符号的创新运用与系统构建;以参与者的情感体验为核心,创新场景设计与传播方式;建立政府、市场、社群等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机制,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阅读生态,进而实现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化、功能满足到情感共鸣的升级以及单一主体向多元协同的转变。
书业播客:出版社数字化转型的声音景观建构
胡可;随着“耳朵经济”的发展,书业播客逐渐在出版业崭露头角。出版机构通过播客实现角色转型,构建精神联结共同体,依托丰富内容资源,借助场景交融特性满足多任务场景下的用户需求。然而,书业播客仍面临专业运营能力不足、用户反馈机制滞后及商业变现路径匮乏等挑战。对此,出版机构需与专业团队合作,提升运营能力,通过社群运营增强用户黏性,并探索广告植入、付费订阅、品牌联名等多元盈利模式,助力出版业构建高效传播体系,强化数字时代的竞争力,为行业长远发展提供实践参考。
期刊信息
主管:广西广播电视局
主办:广西广播电视台
出版:广西广播电视报业传媒有限责任公司《视听》编辑部
ISSN:1674-246X
CN:45-1342/G2
出版周期:半月刊
编辑:何燕 张晔 蒙春燕 周毓 李文宗 杨姣姣
电话:0771-2632550
邮箱:gxshiting@163.com
微信公众号:shitingbjb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七星路123号《视听》编辑部
邮编:530022